或許有些人曾經好奇思索過,如果世界三大博物館分別為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羅浮宮,那第四名又是誰呢?其實,正是我們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Picture from:fpsjmya.org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台北故宮,又名中山博物院,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一個國立博物館,直屬於中華民國行政院,為中華民國中央內閣機構之一。除了臺北外雙溪的主院區外,另於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籌建南部院區。
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古代中國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為設置宗旨。
故宮博物院為中國宮殿式的建築,一至三樓為展覽陳列空間,四樓為休憩茶座「三希堂」,藏有全世界最多的中華藝術寶藏,館內以收藏中華文化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之皇家收藏,加上後來徵集的文物,數量計693,507件冊(至2011年12月底)。館內收藏幾乎涵蓋了整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數量達65萬多件,國立故宮博物院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
館方向來以操辦全世界最成功展覽為傲,如:2011年「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居全球最受歡迎展覽第三名、2010年「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名列第七位;2011年參訪人數更名列全球第七位。其與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俄羅斯冬宮博物館及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並列為世界五大博物館。
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採中國宮廷式設計
Picture from:travel.network.com.tw
歷史
民國建立13年後,將清朝退位的皇帝溥儀逐出紫禁城,開始清點宮中文物,並設立故宮博物院。
民國14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從此歷代皇室之收藏、宮廷稀世之珍品,咸成華夏文化遺產,世世嬗遞,普世民眾皆可自由進出宮廷觀賞國家至寶。民國14年至20年是北平故宮的啟蒙時代。
捍衛國寶
萬里播遷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東北,平津局勢動盪,華北告急,故宮未雨綢繆,擇院藏文物菁華者裝箱儲置,為文物南遷避難預作準備。民國22年1月,榆關告緊,日軍進入山海關;民國23年1月31日故宮文物開始分五批裝箱,共19,557箱,其中包含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國子監等單位文物6,066箱分批南遷。民國23年2月,國民政府公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暫行組織條例」,故宮改隸行政院,命馬衡為院長,期間開始清點運滬及留平之文物。民國24年,故宮挑選存滬文物精品,前往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民國25年12月,南京分院建成,故宮文物遂由上海移運南京朝天宮新建的庫房存放。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爆發,故宮南京分院奉行政院令,分南路、中路、北路先後將文物疏散到大後方。第一批遷運文物共80箱,大多參加過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精品,經武漢,轉長沙、貴陽、安順,運往四川巴縣,這是南路。中路,共運出文物9,331箱,經漢口、宜昌、重慶、宜賓,最後運到四川樂山安谷鄉。北路,循津浦鐵路北上徐州,轉隴海鐵路到寶雞,經漢中、成都,最後抵達四川峨嵋,搶運文物共7,287箱。
抗戰期間,故宮主要業務著重在典守維護,然其間仍辦過多次展覽。民國28年7月,故宮從儲藏在貴州安順華嚴洞文物中,選商周銅器10件、玉器40件、書畫48件、宋元緙絲各1件,共100件,運往蘇聯莫斯科、列寧格勒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民國31年12月,這批文物運回時,又參加了在重慶舉辦的「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展覽結束始運回安順庫房。
本院的另一根源,是民國22年以北平古物陳列所典藏為基礎,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民國26年11月,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也避難走水路西遷抵達重慶。民國28年,又分別運往昆明、樂山,最後運抵四川南溪李莊。民國34年8月,日本投降,所有遷至大後方的華夏文物,又歷盡千辛悉數運回南京。
精品抵台
建館復院
民國37年秋,國共戰爭形勢逆轉,中央政府再度決定挑選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精品運往台灣,同時遷運者另有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外交部與教育部等文物檔案。民國37年底,第一批文物箱件由海軍載運駛離南京,抵達基隆。次年,第二、三批文物亦先後運抵台灣;總計故宮運台文物共2,972箱,只佔北平南遷箱件百分之二十二;中博籌備處遷運來台者共852箱,然多為精品。
台中時期,政府成立「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將故宮博物院、中央圖書館及中央博物院三機構遷台文物及人員合併,改隸教育部,由杭立武兼任主任委員,並於台中縣霧峰鄉北溝覓地建築庫房,展開對文物抽查、清點、整理,並編輯出版《中華文物集成》套書。民國46年,北溝陳列室正式開放;民國50年,挑選精品253組件,以「中華文物」(Chinese Art Treasures)為題赴美國華府、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五大城市巡迴展出,為期一年;並選50組件精品,參加紐約世界博覽會展出。
民國54年台北外雙溪新館興建完成,行政院頒布「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條例規程」,新館館舍定名為「中山博物院」,於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日開幕。
Picture from:up0307.pixnet.net
館藏文物
院藏「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乃「鎮館三寶」,上開三者列限展品,僅於特展展出。一般民眾遂以常態展出之翠玉白菜、肉形石與毛公鼎合稱「故宮三寶」,但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
書畫類
范寬《谿山行旅圖》:《谿山行旅》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使用絲質的絹作為畫布,長206.3公分,寬103.3公分,以淺淡的色彩作極為精緻的構圖,舉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至於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因此受到歷代收藏家珍愛,如今已有許多印記。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9&catno=15
郭熙《早春圖》:《早春圖》是中國北宋畫家郭熙之作品,絹本,水墨,長158.3公分,寬108.1公分。畫於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筆」,鈐有「郭熙筆」印。《早春圖》歷來被視為在氣勢上能與范寬《谿山行旅圖》及李唐《萬壑松風圖》相提並論之巨碑式山水畫。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12&catno=15
李唐《萬壑松風圖》:《萬壑松風圖》為宋代畫家李唐所繪之絹本畫軸,縱長188.7公分,橫寬139.8公分,被認為是銜集兩宋畫風精華為其大成之山水畫傑作。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14&catno=15
青銅器
《毛公鼎》:毛公鼎,是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一個鼎,上刻有499字的銘文,為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193&catno=19&pageno=2
陶瓷器
北宋汝窯《蓮花式溫碗》:汝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諸品。汝窯的青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有「雨過天青雲破處」之譽。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之間,超過20厘米的極其個別,超過30厘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南宋以降,更因汝窯傳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獨特,後世對於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譽。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175&catno=18
工藝類
清代翠玉白菜:關於這顆翠玉白菜的文獻很少,只知道這件玉器原本置於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此件玉器的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綠色的菜葉與白色的葉柄;白菜的造型象徵女子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267&catno=16&pageno=2
肉形石:肉形石的由來是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瑪瑙生成過程中受到雜質的影響,呈現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的層次,外觀看過去就像一塊肥嫩的東坡肉,因而稱「肉形石」。
Picture from:zhangyili363.blog.163.com
圖書文獻
清代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整套書收録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為禁書),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學術領域。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還有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以及歐洲人的一些著作,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Picture from:http://211.20.189.2/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233&catno=14&pageno=3
官網
Picture from:npm.gov.tw
影片
1.
Old is New_台灣故宮廣告英文版
2.
國家地理頻道:透視內幕 - 國立故宮博物院 (1)
3.
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寶總動員 (1)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
2.
隨意窩遊